中国软件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软件头条

软件头条

NFT系列专访|李木子:那个东西一直在呼唤我

中国软件网2023-01-17软件头条做题软件哪个好
深度学习软件,做题软件哪个好,哪个租车软件好,NFT系列专访|李木子:那个东西一直在呼唤我,深度学习软件,做题软件哪个好,哪个租车软件好Esquire邀请到NFT领域的数字艺术家为大家解读NFT到底是什么,NFT的发展趋势

NFT系列专访|李木子:那个东西一直在呼唤我

NFT系列专访|李木子:那个东西一直在呼唤我,

  深度学习软件,做题软件哪个好,哪个租车软件好Esquire 邀请到 NFT 领域的数字艺术家为大家解读 NFT 到底是什么, NFT 的发展趋势以及他们对 NFT 的未来愿景。

  今天的艺术家是李木子,从传统的油画笔到如今用代码进行艺术创作,身份的转换对这位数字生成艺术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李木子接受了全国最好的艺术训练——他毕业于有近百年历史的央美油画系,可根正苗红的出身却没有让他顺着传统艺术家的路一直走。他谙熟平面画笔的技巧,但始终在追求更高维度的表达,他还试图突破平面维度带给他的创作限制,最终数字艺术给他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工具, 李木子用多元的 “数字” 画笔,创造了独一无二的 “画作”。

  同印象里学院派出身艺术家缜密谨慎的个性不同,李木子说话语速很快,言谈间饱含能量与兴奋。这很好理解,一直以来李木子都渴望突破传统绘画体系,而由算法构成的数字艺术世界是一片浩瀚的蓝海,充满了各种未知与可能——这和他的诉求不谋而合。不过,这种看似水到渠成的相遇背后也花费了十年时间。

  因为我父亲也是美院系统的,所以我从小被要求一定要考美院,但其实我更喜欢的是影视特效方向。2021年初因为个人原因我必须在家里工作,于是我直接买了一台高性能电脑,试着做一些数字化作品。

  我觉得的数字特效那种东西一直都在呼唤我,于是潜意识里我慢慢就往那个方向走了,到现在我都不觉得我是在正经八百地做艺术品,更像是玩电脑,误打误撞玩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李木子自诩是技法派,他学油画的时候就曾对各种绘画技法都做过钻研,误打误撞来到数字领域,他的路数还是一样——从理解技巧入手。

  在这一点上,他更像一个传统的 “艺术家”。李木子坦言自己对 NFT 的架构并 没有那么清晰的认知,平时也不太混所谓的 “币圈”,倒是每天会花费两三个小时学习数字艺术相关的教程——就像打磨绘画技法一样,以便创作过程中能真正自如运用它们。不过他的数字作品,用李木子的话说, “绝对是以过去绘画的东西来作为基础。” 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数字作品和过去的 绘画作品在底层逻辑上是一脉相承的。

  我做任何东西还是视觉在前,大脑在后。基于绘画训练的直觉会引导整个创作的过程,你会抓到一个方向,然后让视觉带来的灵感像节点一样发散深入下去,然后运用数据、算法和方程,结合自己的审美体系,不断修改其中的参数,最后带入自己创作逻辑的模型里去验证。

  我强烈体会到厚积薄发的意思,过去的审美训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这个点对了。因为数字艺术创作和我之前的创作逻辑上是一致的,只不过为维度上更深更多元。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你没法做到像绘画一样完全抽象、完全潇洒的创作、因为软件的运作本身是不能抽象的,建模、渲染的过程都需要很清晰的步骤。某种意义上说,自由的神来之笔少了,但算法会给你新的神来之笔。

  从李木子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他的创作经历,逻辑链条是分外清晰的:一个熟稔传统油画技法,却又总想着突破的人, 最终拥抱了新的划时代的数字工具。但如果你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情况就显得有趣起来。从事严肃数字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在中国本就为数不多,李木子更是其中少见的具有传统艺术训练背景的。他的同学们,用他的话说,“看到电脑就头疼了”, 可从小就向往特效行业,时至今日还有事没事泡论坛、逛贴吧,自学各种数字技术的李木子却视这种从传统向数字转换的过程为最大的享受。

  “每个人心里都有倾向于一种物质”, 李木子说,他仿佛天生就对数字或者虚拟 的东西有特别的感知。采访中他反复提到的一个词 digital sense,这个词仿佛既能够指代他异乎寻常的科技感知力,也能诠释他数字作品的核心特点——他的作品一直都在探讨一种呈现状态背后的本质,这种本质可以是某种结构、某种能量场域,某种智能,在创作者的引导下,这种本质用数 字形式——有时甚至是局部不可控的数字形式,展示出来。

  我很早就想把我的绘画作品动态化,甚至过去我有时候会先用软件做出来一个我脑子里的东西,然后再去绘画补上。现在想来这个逻辑其实完全反了,草稿变成了我的作品本身。

  数字作品在维度上做到了过去我想用绘画表现而不可得的事情,如果我想呈现的东西是100分,以我的水平绘画最多能到达80分、90分,但结合机器一同创作,它的分数可能是200分。

  我也在做生成技术,“MOsesentry 就使用了分形函数。这件作品反映了一种物质和时空转换的概念,MOses 代表某种初始、开辟的状态,像是一个可能性的集合,当某一个时间点来临,AI 代表的数字只能通过图灵测试,于是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并存的世界诞生了。

  在创作过程中,你赋予函数一个具体的数值,它生成自己的结果。然而尽管参数的本身是确定的,但 AI 生成的结果很可能是失控而混乱的,于是你不乱调整、干预函数的参数还有它们组合的形式,最终作品就会记录下数字世界里一个初始节点自我净化、生命化的全过程。

  考虑到教育背景,李木子或许是最有资格分析 NFT 数字加密艺术对传统艺术市场冲击的人之一,毕竟他对这两个市场都有着切身的经验和体会。

  在李木子看来,所有艺术的类别与体 裁都是宏大艺术史波涛中一朵又一朵浪花,只是此刻潮水涌向了数字方向而已。李木子说,数字艺术之于传统艺术(如果把非数字艺术都算作传统艺术的话),由于表现形式和创作方式的不同,本质上属于两个赛道,并行不悖,极端一点说,假如没有 digital sense,两条赛道想要跨越都颇为艰难,“因为底层根本不是同一个逻 辑系统”。

  艺术反映着时代,艺术作品反映着时代精神,这一点李木子深有感触。就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一次拍卖上,他的一幅作品 被一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拍走了。

  你看现在的小孩,没上学就用起了 iPad,对他们来说,电脑和玩具车一样没什么区别,购买数字物品的习惯甚至都不需要刻意培养。

  300年前的绘画是古典写实主义,后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异形态,然后是当代艺术,连最基本的形态都放弃掉。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技术的东西都弱化了。如果纯粹从艺术角度说,是不是科班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

  在 NTF 数字加密艺术市场是一种群雄混战的状况,但是类似群雄混战的状况在艺术史上已经发生过好几次。判断它的未来,一个是要给足时间,一个是要看历史发展的进程,不过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就是你直接用原来传统逻辑做出来的东西,比如直接把一幅绘画作品数字化,扫描放到网上卖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数字世界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然了,目前还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最终会发生什么,这里面变化太快了,说不定我将来还是代表古典主义的那一方,说不定我也被淘汰了呢?

  对李木子来说,数字作品在维度上做到了过去他想用绘画表现而不可得的事情,在数字世界的海洋里,依托算法、公式还有数据,李木子让这些东西按照自己的观念和美学训练不断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一片荒芜的数字世界是一块无垠的画布, 让握有科技数字画笔的人可以在其中尽情挥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很赞哦!